百岁贝聿铭:从苏州走向世界的建筑大师
发布时间:2017-04-27 15:24:00   文章栏目: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贝家在苏州已经六百年了,我与苏州是有感情的。”
  ——贝聿铭
  4月26日,享誉世界的苏州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将迎来百岁寿诞。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他向世人呈现了包括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等一系列传世之作。在中国,从北京的香山饭店到苏州博物馆,贝氏父子更是将苏州园林的建筑智慧融入设计之中,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
  在国外,别人问到是哪里人,贝聿铭总说自己是苏州人。百岁高龄的他无法亲临“520”江苏发展大会现场,次子贝建中将代表父亲和贝氏家族赴这场与家乡的约会。4月11日,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专程赴纽约拜访了贝氏建筑事务所负责人贝建中先生。71岁的贝建中用地道的中文对记者说:“我是从江苏走出来的,我的老家在苏州。”他欣然写下对家乡的祝福:“Congratulations to JiangSu!”

贝建中(左)、贝礼中(中)和父亲贝聿铭(右)。

百岁老人贝聿铭。

  华裔建筑大师——

  从贝聿铭到“贝氏”建筑
  4月11日上午9点钟不到,记者来到位于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257号、贝氏建筑事务所所在的大楼,在电梯口正遇上前来上班的贝建中。“你们好!”他随和地招呼大家上楼,一双明亮的眼睛在老式圆框眼镜后面弯成一条线,像极了其父贝聿铭,典型的“贝氏微笑”。
  从小受父亲影响爱上建筑,最终还是让贝家兄弟不约而同选择了继承父亲的职业生涯:大哥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二哥贝建中和弟弟贝礼中则成了建筑设计师。职业生涯初始,贝建中和贝礼中兄弟俩均供职于贝聿铭联合事务所,是贝聿铭团队的核心成员。
  1992年,贝聿铭从自己的建筑事务所退休后,贝建中和贝礼中兄弟创办了贝氏建筑事务所,父亲成了他们的“顾问”。“过去父亲没事就往这里跑,后来年纪大了才不来了。”贝建中告诉记者。
  进入贝氏建筑事务所,中国元素无处不在。朝阳方向有一面非常宽大的窗户,窗前左手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组喜庆的福、禄、寿瓷器,右手的工作台上,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的模型,在明媚的阳光下给人分外宁静的感觉。贝建中喜欢站在这扇窗前眺望远方,曼哈顿岛上陆续拔地而起的各种各样的建筑会给他带来奇思妙想。
  贝氏目前有差不多一半的业务都在中国。有意思的是,设计师们交流说的是英语,案前却张贴着毛笔字书写的中国诗词。
  在如今的建筑界,“贝氏”已然成为一个品牌,但老实说,这个品牌仍属于父亲贝聿铭。弟弟贝礼中曾对媒体坦言,父亲的成就一度让做儿子的觉得是种负担,但是渐渐成熟以后,他把这种压力视为了挑战,并努力去开创自己的风格。
  像很多中国家长一样,退休后的贝聿铭给予了儿子大力提携,近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把只属于自己的品牌变成整个家族的品牌。也因此,他晚年不少作品,比如中国银行总部大楼、苏州博物馆、中国驻美大使馆、澳门科学馆,都让儿子担任了主要设计师。
  “根”在苏州——
  “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
  在贝氏建筑事务所中陈列的建筑模型,就是贝聿铭担纲设计、贝礼中参与其中的香港中银大厦建筑模型,其竹节外形充分体现了贝氏建筑强烈的几何感。而在1918年,贝聿铭之父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当时贝聿铭只有1岁。
  贝祖诒常年居于广州、香港,身为苏州望族后代的贝聿铭实际上并非生于苏州。“他在广州出生,在香港、上海都住过。上海和苏州离得不远,我们的家庭又是中国传统家庭,所以他那时会回苏州参加家庭团聚。”贝建中对记者说起自己的父亲。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前往美国留学,先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师承格罗皮乌斯、布劳耶等现代主义鼻祖。他于1955年创立贝聿铭联合事务所,并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在世界各地创作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经典建筑。但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表示:“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贝家在苏州已经六百年了,我与苏州是有感情的。”
  对于父亲与苏州之间的不解情缘,贝建中认为,以狮子林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对父亲的影响追随他的一生。
  狮子林曾经是贝家的私家园林,贝聿铭年少时最欢乐的时光就是在这座以石著称的园林中度过的。光影在石头的缝隙和窟窿中肆意穿梭,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给年少的贝聿铭带来无穷的幻想。几十年后,他仍对那种叫作“种石”的技术赞叹不已:工人将太湖石凿出洞来,放入水中,水涨水落,石头粗糙的棱角变得光滑,十年或二十年后,工人们才会搬走石头用来布置庭园。那时他才意识到,儿时在苏州的经历让他发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从建筑最初的设计,经过施工最后竣工需要几年时间,这漫长的过程如同庭园中的造石。”
  贝聿铭说:“在香港我们是外人。直到回到苏州后,我才感受到我的根。这对我影响很大。”
  根植于苏州的贝聿铭,近年来尤其怀念家乡,桃花坞年画、西花桥巷让他魂牵梦萦,鸡头米令他念念不忘,这种儿时的美味,在纽约吃不到。
  苏州博物馆——
  贝老“最亲爱的小女儿”
  1979年,贝聿铭被授予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奠定了他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1983年他又获得了被视为建筑业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当时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还在他的脑海中酝酿。此后的贝聿铭走向事业的又一个高度。
  本世纪初,贝聿铭再次回到家乡苏州,接手了他晚年“较大的挑战”——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眼下正在苏州美术馆举办的贝聿铭文献展上,展示了2004年贝聿铭就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写给吴良镛院士的信件。贝聿铭在信中写道:“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处古城之中,将是展现苏州人文历史的重要公共建筑。如何使建筑与周边之古城风貌协调?如何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与2500年的文明结合?这些都是我考虑得最多的问题,这不仅事关苏州,且对中国建筑发展有现实意义。”贝聿铭还阐述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我希望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能走一条真正的‘中、苏、新’之路,三者缺一不可。”
  落成后的苏州博物馆已然成为苏州地标建筑之一。深灰色石材的屋顶和白墙相配,给予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新的诠释。现代的几何造型错落有致与传统苏州园林的精巧融为一体。屋顶木纹百叶窗营造的室内温和的光线,将贝氏“用光线做设计”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创意取自米芾写意山水画的片石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将这座现代式博物馆与周边的拙政园、狮子林等旧园林结合得浑然一体。
  对于贝聿铭来说,设计苏州博物馆是他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得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故乡,同时也将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他将自己晚年这一力作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氏”理念传承——
  让时间、文化、地点来决定设计
  贝聿铭曾说:“我坚信时间、文化、地点是建筑设计的要素。”当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曾高度评价:“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涵盖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贝建中深刻领会了父亲设计理念的精髓,并将其传承、发扬。这在他领衔设计的南京六朝博物馆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六朝博物馆整体建筑由两个L形的几何体扣合而成。走进这座博物馆的一楼,人们发现,挑高16米的“阳光大厅”内,米黄色墙体大厅的顶部,玻璃采光顶将阳光直接引入进来,光线成为设计之魂。更令人惊艳的是,地面上镶嵌的78个玻璃窗,被设计和建设团队戏称为“满天星”。观众置身其中,可透过这些透明玻璃窗从正上方俯瞰城墙遗址,从而将一层与负一层两个不同空间巧妙衔接起来。
  脚下的负一层遗址厅中,一段长20米、宽10米的夯土城墙是整座博物馆的“根基”,这是六朝建康城东城墙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遗址外围的观赏平台,可以方便观众登高远眺城墙遗址风貌。
  在设计六朝博物馆的过程中,贝建中多次来南京实地考察,寻找灵感。“这个项目实际上很困难。因为我去了南京很多很多次,南京在中国是个很重要的城市,我很高兴这次设计让我更好地了解南京。”
  目前,贝氏建筑事务所的业务遍及美国、法国、中国香港及内地,正在进行的项目中有一个就位于水乡周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周庄又将见到一个融苏州园林智慧于其中的贝氏经典之作。

 

你也可以分享到: